中国政府网 | 贵州省人民政府网 | 六盘水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乌蒙深处 那抹“红”丨六盘水革命遗址:​红二、红六军团盘县会议会址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二、红六军团盘县会议会址,

位于盘州市双凤镇九间楼社区。

该遗址为平檐斜山顶建筑,

木结构,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

    九间楼又名武营头、九天楼,是1928年国民革命军第25军第5师师长黄道彬修建的武营。营房结构为木构硬山顶,穿斗式梁架,初建时为三层,后因倾斜欲倒而减少一层,改为一楼一底两层,上下各九间。该楼通面阔36.5米,通进深11.2米,前带双步廊,楼栏直棂式,檐高5.31米,建筑面积817.6平方米。原楼前广场上种植冬青树数棵,左边及对面植柳树,右边亦有营房,营房后院是花园、亭子,如今已不存在。

    1936年2月前后,红二、红六军团在地广人稀的乌蒙山区开展了近3个月的千里回旋战,于1936年3月28日由军团长贺龙、政委任弼时、副政委关向应率领红二军团从云南宣威田坝腊家冲进入贵州盘县境内,占领盘县。29日,红六军团在军团长肖克、政委王震、政治部主任张子意率领下摆脱滇军孙渡纵队追截后,从云南宣威阴角沟出发,经平彝后所,过云贵交界的胜境关进入盘县亦资孔,与先期占领盘县的红二军团遥相呼应。红二、红六军团占领盘县后,总指挥部设在双凤镇的九间楼。
    红二、红六军团占领盘县后,电报请求红军总部,对红军总部3月23日来电要求北上的指示进行蹉商。“我军根据下列条件,拟在滇黔边活动,并创立根据地。(1)北盘江以西、南盘江以北、牛栏江以东乃一广大地区,群众、地形、粮食条件均有利我军活动;(2)反动统治力量薄弱,距离反动统治中心较远,交通不便,增敌进攻困难;(3)周围敌兵减少等……,是我军远征过程中最有利环境。”“在目前敌我力量下,于滇黔川广大地区内求得运动战中战胜敌人创立根据地的可能,我们认为还是有的。”“最近国际国内事变新发展情况,我们不甚明了,及在整个战略上我军是否应即北进,及一、四方面军将来大举北进后,我军在长江南岸活动是否孤立和困难,均难明确估计。因此,我军究应以此时北进与主力会合抑或应留在滇黔川边活动之问题,请军委决定,并望在一、二天内电告。”
    30日晚,军团领导任弼时、贺龙、关向应、萧克、王震、张子意等在九间楼内召开中革军委湘鄂川黔分会会议(盘县会议),会议研究北上或南留的问题,最后作出了放弃原定在南、北盘江之间建立根据地的计划,决定北渡金沙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共同北上抗日。

    正是在会议的当天,收到红军总部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张国焘的联名电示:“(1)依据国际国内情况,民族革命高潮在生长,苏维埃运动有些发展,但不可过分估计。蒋敌虽削弱,亦不能计算他在何时崩溃。(2)最好你军在第三渡河点或最后处北进,与我们汇合一同北进,亦可先以到达滇西为目的,我们应尽力策应。(3)在困难条件下可在滇黔川广大地区活动,但须准备较长期的运动战。(4)应如何请按实况决定,不可受拘束。”会议及时传达了红军总部的电示和《中央关于目前形势和策略路线决议大纲》,分析了全国的形势,着重讨论红军总部两次指示北上的精神。会议认为当时全国的革命大势已转到北方,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发动侵华战争以后,北上抗日已成为红军的主要任务。尽管当时的情况有利于红二、红六军团在南北盘江地区建立根据地,但为了全局战略要求,决定最后放弃在长江以南建立根据地的战略意图,立即执行红军总部的指示,渡过金沙江,同红四方面军会合,共同北上抗日。这次会议对促进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促进党内团结统一,高度保存红军有生力量均作出了重要贡献。
    盘县会议决定渡江北上以后,红二、红六军团进行了政治动员和物资组织准备等工作,向全体干部战士传达了红军总部的指示以及《中央关于目前形势和策略路线决议大纲》精神。4月1日,红二、红六军团撤离盘县、亦资孔,成功完成了以抢渡金沙江北上为战略转移的政治作业。7月1日红二、红六军团到达甘孜,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红二、红六军团占领盘县期间,开展了宣传共产党政策和政治主张的活动。编演活报剧,进行“抗日挽救民族危亡”“抗日必先倒蒋”和“参加红军”的演说;组织“抗日救国义勇军”和“抗日大同盟”;打开监狱释放无辜群众;在县城、亦资孔、平关等地召开施贫大会,打土豪分浮财,处决了作恶多端的区长刘惊琼、乡长刘玉章、保长高祖佑等人;在城关及土城、亦资、火铺等地扩红700余人,壮大了红军队伍;在醒目处书写了“打倒贪官污吏,铲除土豪劣绅”“抗日必先反蒋”“准许商人做买卖”“公买公卖”“不拉夫、不派马”“苏维埃万岁”等大幅革命标语。
    盘县会议是红二、红六军团长征途中一次重要的战略转折性会议。在敌人强大,党内斗争复杂,与中央联系困难,需要独立决策的紧要关头,红二、红六军团审时度势,做出渡江北上的战略决策,是十分难得的。后来的实践证明,红二、红六军团渡江北上的政治军事作业,符合当时党和红军提出的战略方针,不仅从根本上摆脱了在长江南岸孤军苦战的困境,更重要的是顺应了抗日救国的民族革命斗争新形势,对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壮大红军队伍,实现革命大势奠基西北,有着重大的作用。

路,走了100年

但方向,始终如一

行装,偏爱红色

过尽千帆,依然是少年

六盘水革命遗址

每一处都是“精神地标”

2021

我们在历史故事中缅怀革命先烈

在今昔对比中感受乌蒙深处那抹“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