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群星奖”贵州省选拔赛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类决赛在六盘水凉都大剧院圆满落下帷幕。这场汇聚了全省各地优秀文艺作品和艺术人才的艺术盛会,吸引了无数目光,各大媒体更是通过文字、图片、短视频等全方位展现了本次文化赛事的璀璨风采。截至4月1日,新华社客户端、贵州广播电视台等媒体报道阅读量已超550000+。
“群星奖”作为全国群众文化艺术领域的政府最高奖,此次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四大门类在六盘水举办决赛,不仅为全省广大群众文艺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交流学习的广阔平台,更是对贵州近年来群众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一次集中检阅。
本次赛事,从复赛到决赛共有364个作品参与比赛,其中,广场舞49个、合唱50个、音乐82个、舞蹈73个、戏剧59个、曲艺51个。决赛现场,各类精彩纷呈的节目轮番上演,演员们用精湛的技艺和饱满的热情,演绎着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展现了贵州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和人民群众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来自全省各地的优秀作品各具特色,有的以贵州独特的自然风光为灵感,将山水之美融入艺术表达;有的聚焦于贵州人民的生活点滴,用质朴的情感打动观众。这些作品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较高水准,更传递出了贵州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媒体报道中,对众多优秀作品和演员给予了高度评价。许多媒体指出,此次参赛作品充分体现了贵州群众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创新活力,展现了贵州文艺工作者在挖掘本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方面的不懈努力和丰硕成果。演员们的精彩表现也赢得了媒体的赞誉,他们用扎实的基本功和真挚的情感,将每一个角色都演绎得淋漓尽致,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场视听盛宴。
第二十届“群星奖”贵州省决赛的圆满落幕,不仅为全省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借助媒体的广泛传播,让贵州的文化艺术走向了更广阔的舞台。
决赛期间,新华社客户端、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贵州广播电视台、多彩贵州网、六盘水广播电视台、六盘水日报、今日凉都、微凉都、乌蒙新报等多家媒体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对赛事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报道。如多彩贵州网,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对各艺术门类的优秀作品进行了详细介绍;舞蹈《画里乡田》以水城农民画和小花苗芦笙舞为题材,展现乡村振兴背景下人民的美好生活;曲艺《烽火里的足球》以侗族琵琶弹唱形式讲述“村超”文化源头。贵州日报天眼新闻,则关注到参赛作品的创新融合,如流行演唱搭配苗族飞歌、阿卡贝拉为芦笙舞伴奏等,突出传统文化注入“时尚范”后受到观众喜爱,点燃了观众对非遗的好奇和热爱;《乌蒙视线》则对曲艺类作品六盘水的《回娘家》进行了介绍。
通过各大媒体报道,提升了本土文化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到贵州特别是六盘水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和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成果,提升了贵州文化在全国的影响力。同时激发了创作人员的创作激情,推动了群众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发展。通过媒体的宣传,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为本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