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贵州省人民政府网 | 六盘水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
六盘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汛期文化和旅游安全防范的通知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各市(特区、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局机关各科室、直属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落实全国、全省、全市防汛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根据省、市关于防汛工作的有关部署和《省文化和旅游厅 省气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汛期文化和旅游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有关要求,切实加强汛期文化和旅游安全防范,为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现就汛期文化和旅游安全防范工作通知如下:

一、强化责任,切实提高防汛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

今年是政治大年,党的二十大将在下半年召开,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也即将召开,做好全市文化和旅游行业汛期安全工作,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维护好社会和谐稳定至关重要。各市(特区、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局机关各科室、直属各单位要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总体要求,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坚决把各项防汛措施抓实抓细抓到位。要深刻汲取去年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教训,认真组织学习《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对标对表查找存在问题和不足,及时整改和防范,提高防范意识。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做到防在前、想在前、做在前、落实在前,坚决筑牢防汛工作思想防线,切实将防汛工作牢牢抓在手上、紧紧扛在肩上、责任压实在心上。

二、突出重点,抓实抓牢防汛工作关键环节

汛期即将来临,各区市文旅部门、局机关各科室、直属各单位要认真落实好全国、全省、全市防汛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要抓紧行动起来,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切实做好充分准备和周密部署安排,确保全市文化旅游行业安全稳定。

(一)强化汛前准备。各区市文旅部门、局机关各科室、直属各单位要督促指导A 级旅游景区、文物保护单位、公共文化场馆、民宿客栈、乡村旅游景区(点)等重点场所(馆)进一步完善防汛应急预案,制定突发事件应急疏散预案,在危险水域增设安全警示标志牌、拉警戒线,严防游客误入;加强防汛救灾物资储备,组建汛期安全巡逻队伍加强巡查,严防汛期安全事故发生。要督促指导文化和旅游经营企业(单位)提前部署汛期和地质灾害安全生产防范工作,制定避险转移应急预案,安排人手定期开展安全隐患巡查和排查,及时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群众、游客安全。旅行社要密切关注天气和自然灾害预报,在安排和执行团队行程时,要及时与相关游览接待单位沟通联系,凡行程安排的游览、住宿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要及时调整线路和行程,尤其是在大风、大雨期间,严禁组织游客进行漂流和乘坐游船游览等涉水活动,严禁租用无客运资质旅游大巴运输游客,严禁安排游客乘坐无客运部门签发线路牌的客运车辆。

(二)强化排查检查。一是加强隐患排查。各区市文旅部门要结合当前的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及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工作,组织各文旅企业深入全面开展防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对文旅企业单位防汛应急预案、应急物资储备、培训演练等情况进行检查,对A 级旅游景区、文物保护单位、公共文化场馆、民宿客栈、乡村旅游景区(点)等重点单位地质灾害隐患点,山洪灾害易发区及临崖临水临边等重点部位,薄弱环节和高风险区域的隐患,定期进行全面排查,建立问题台账、责任清单、整改清单、限期整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二是加强部门协作。各区市文旅部门要组织人力,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消防、交通运输、住建等部门针对旅游景区、摆渡车、景区基础设施、栈道步道、景区内游乐设施、玻璃栈道(桥、观景台)、景区“高危”游乐项目等开展联合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重点排查易受暴雨洪水影响的景区危险区域、水上游乐设备等高风险项目;三是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大检查频次和力度,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建立健全地灾隐患巡查排查、监测预警及应急处置机制,实行隐患台账管理,切实督促文化和旅游经营企业(单位)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抓好落实各项风险防范措施。对发现的安全隐患立即整改落实,严格做到不整改、不放过。对易受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影响的景区区域,达不到安全要求的运载工具、高风险游乐项目,以及极端灾害天气不能保证安全的景区相关项目,要果断关闭停止运营,确保不发生涉旅重大安全事故、人身伤亡事件和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类事件。

(三)强化气象预警信息传达和接收。一是强化沟通会商。各区市文旅部门要加强与气象部门沟通会商,及时掌握并转发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必要时,联合发布灾害性天气旅游风险提示;二是主动接收信息。各文旅部门要将部门、A 级旅游景区、文物保护单位、公共文化场馆、民宿客栈、乡村旅游点、景区内重点业态安全生产具体负责人的手机号码主动提供给气象部门,及时获取山洪、滑坡、泥石流、崩塌等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提前加强防范;三是加强警示提示。在游客必经路段通过广播、户外显示屏等多种方式滚动发布预警提示,确保游客第一时间知晓、第一时间加强防范,发生灾害时要按照突发事件应急疏散预案组织群众、游客有序撤离到安全地带。

三、加强宣传,切实提高游客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各区市文旅部门要督促A 级旅游景区、文物保护单位、公共文化场馆、民宿客栈、乡村旅游景区(点)等重点单位要利用各种宣传途径和多种形式向群众、游客宣传汛期山洪暴雨和地质灾害的基知识和避灾常识,在文化和旅游经营企业、单位入口、核心游览区域设立醒目、固定的避灾标示牌和宣传牌。针对驴友团、微信组团等户外探险活动,要做好预警和避险提示工作,尤其是汛期灾害防范和自救、互救等户外安全知识的宣传引导,提醒游客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不要进入未开发、未对社会公众开放的保护区、水库、峡谷等区域开展游览、宿营、探险等活动。

四、强化应急值守,提高信息报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汛期期间,各地要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必须在岗在位,保持 24 小时通讯畅通。值班期间要认真做好信息报送工作,强化联动会商,充分掌握汛情、雨情和灾情以及各类监测预警预报信息;遇有发生紧急、重要情况或险情灾情,必须第一时间按照要求及时准确报送,坚决杜绝迟报、漏报、谎报、瞒报现象。


2022年4月20日

上一篇:
下一篇: